top of page

薑黃素與癌症,值得花時間看看!

薑黃素是從薑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化學成分,其中,紅薑黃約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為二酮類化合物。有研究表明,薑黃素具有降血脂、抗腫瘤、抗炎、利膽、抗氧化等作用。

  本文中,盤點了科學家們對薑黃素同疾病關聯性的研究進展。

  一、薑黃素與癌症

  【1】Molecules:薑黃根對健康有哪些好處

  來自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在薑黃根中發現的化合物—薑黃素可以有效治療大多數癌症及其它炎性誘發的疾病。這篇綜述文章分析了過去的許多臨床試驗,相關臨床研究都利用薑黃素來治療癌症患者,並且發現薑黃素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安全有效的分子。

研究者Gautam Sethi表示,包括癌症在內的大多數疾病都是由多種基因的異常調節所引起的,因此為了治療癌症就需要多重靶向作用製劑,而並不像過去僅僅使用單一的癌症靶向製劑。多重靶向製劑就是可以靶向作用多種失控的致癌級聯信號,而同時也就可以有效治療癌症,而在癌症發生中往往會發現多種基因發生了突變。

  【2】PLoS ONE:薑黃素抑制結腸癌轉移的機制

  一項新的科學研究已確定了薑黃素(來源於香料薑黃的生物活性分子),預防結腸癌癌細胞轉移的機制之一。研究發現,薑黃素能阻斷結腸癌蛋白質--皮層蛋白。皮層蛋白對於癌細胞運動是必需的蛋白質,它經常在癌症中過度表達,從而促使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

  薑黃素是薑黃的活性成分,已被科學研究用於許多類型癌症的治療。薑黃素已被證明具有癌化學預防作用,能扭轉,抑製或阻止癌症發展的能力。新的研究發現了薑黃素阻止結腸癌細胞轉移的機制之一。研究小組發現,皮層蛋白的活化部分pTyr421在結腸惡性腫瘤中是過度激活的。我們發現,皮層蛋白過度激活是由於過度磷酸化過程引發的。

  【3】Org Biomol Chem: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薑黃素與沙利度胺合璧殺死癌細胞

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根據抗噁心藥物沙利度胺的結構特點,將沙利度胺與廚房中常用的香料薑黃混合創建了一些新的雜交分子,這新洗哪的分子化合物能有效地殺滅多發性骨髓瘤細胞。研究論文刊登在最近出版的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雜誌上。

  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沙利度胺作為一種抗噁心藥物被使用來幫助控制孕吐,但後來被下架,因為它在1962年被發現能導致出生缺陷。

  在1990年代後期,沙利度胺重新登上歷史舞台,作為一個單獨使用或聯合治療的藥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薑黃是生長在印度和其他亞洲熱帶地區一種古老的香料,其有著悠久地使用歷史,最近已作為一種試劑來防止和治療癌症、關節炎和阿爾茨海默氏病。

  【4】薑黃素或能抑制前列腺癌轉移